【赵聪】天寒地冻靠暖砚,笔耕不辍全靠它

【赵聪】天寒地冻靠暖砚,笔耕不辍全靠它

你好呀!故宫

歌曲:【赵聪】天寒地冻靠暖砚,笔耕不辍全靠它

专辑:你好呀!故宫|中国历史

歌手: 你好呀!故宫

歌詞

本字幕由TME AI技术生成
听不完的紫禁城
说不尽的六百年
欢迎收听
你好呀故宫
听见你的六百年
大家好
我是赵聪
打卡
下雪后的故宫
几年来登上了不少人的冬日愿望清单
朱红的宫墙边写出一枝梅花
金黄的琉璃瓦上呈着连绵的白雪
百年前的帝王将相们也曾在这地上的天空中烹茶赏雪
一览着人间绝境
不过
若要在紫禁城中赏雪
还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
那时没有我们现在的暖气和空调
少了这些
日常生活不免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比如说
天气一冷
墨汁就容易结冰
皇帝处理政务
写字批阅奏折的时候就很不方便了
这可不行
为此
造办处的工匠们打造了一款特别的砚台
这款砚台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多了一个铜暖匣
匣内还有小铜炉子
炉子可以加热
焰上的墨汁就不会结冰
我们把这种用火炉加热的砚台称为暖砚
暖和的暖
在砚台下面的小炉里烧上炭
就能使砚保持一定的温度
皇上再也不用担心墨水冻住了
可是
如果一直在砚下面烧炭的话
上面的墨汁又容易烤干
所以后来工匠们又加了一层水屉
隔着水暖焰
墨的温度得到了控制
既不会结冰
也不会被烤干
这简直是居家办公必备良品呐
砚台下面烧炭
这小火炉会不会灰不溜秋的呀
清代的皇帝们对于日常用品的颜值可是有追求的
作为宫廷御用暖宴
不仅在功能用途上更为完善
而且在外观上也追求精致完美
工匠们一般会用铜或者铜镀金的材料来制作暖砚匣下面的火炉
同时还镂空雕刻一些花纹
这一是因为金属导热性好
宜于加热
二是镂空的花纹既有装饰效果
又能使空气流通
起到通风的作用
帮助下面的炭火更充分的燃烧
三呢
使这些纹饰往往又有着吉祥的寓意
比如说雕饰着有五只蝙蝠围绕着一个兽字的暖焰霞
就有五福捧兽的寓意
可以说
暖燕上的每一个细节
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这一方方精致的暖宴
不仅有设计者的巧思
而且还凝聚着制作者的匠心
可以称得上是千锤百炼
精心制作的艺术品
除了工匠们的钻研
讲究颇多的皇帝们
对自己冬天办公必备的暖宴也会提出一些有趣的改良
比如秦政的雍正皇帝
他在位十三年
几乎每天都要批奏折
只有自己生日除外
因此在四万多件奏折上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批语
要写那么多字
他对暖宴肯定有更高的要求
这不
档案里记载
有一次雍正皇帝发现暖宴下边有骡子
放在桌子上会比一般的砚台高一些
抬手沾墨的时候不太方便
可能会影响他处理政务的效率
于是就下令工匠为他定制一个用着更顺手的暖砚
把砚台下面的炉子去掉
改为在砚的旁边配一个炉
关键炉子还有一个新增的功能
焚香
这样香炉加砚台的组合
使得暖宴高度合适了
功能增多了
大冬天上班也显得没那么让人难受了
这暖宴搁到现在
差不多等于是把香薰机
暖宝宝和电脑键盘三盒为一
听起来既有趣又方便
而雍正皇帝对暖宴的改良
也体现出他对自己工作的用心和对生活的认真
无论是工匠们制作出来的暖宴
还是雍正皇帝改良的暖宴
都是在有限的条件下产生的巧思
而这些巧思切实的解决了清代皇帝冬季办公时会遭遇的尴尬小问题
但其实暖焰的历史并不是从清朝才开始的
想知道最早的暖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皇帝和他们的文房之间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下期故宫博物院器务部的赵丽红老师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好奇的话就听下去吧
Musicses在線音樂流媒體平臺

登录您的音乐世界

随时随地,畅听无限好歌

或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户? 立即注册

Musicses在线音乐流媒体平台

创建您的音乐账户

加入我们,开启你的专属音乐之旅

或使用社交账号注册

已经有账户了? 前往登录

Musics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