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 漫行皇城根儿下的皇家风景

第9期 | 漫行皇城根儿下的皇家风景

王晰

歌曲:第9期 | 漫行皇城根儿下的皇家风景

专辑:王晰 | 城市漫行

歌手: 王晰

歌詞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QQ 音的朋友
大家好
我是王希欢迎来到我的博客
王曦城市慢行
来北京的朋友几乎都来过故宫
但故宫周围这一圈你是不是还没有注意过呢
今天刚好天气
我们就从南池子大街出发
看看真正的皇城根儿的风景吧
东长安街上面相刻着南池子几个大字的三孔券门
我在右边的这个小门下等你哦
对了
记得戴个宽边的遮阳帽
四五月份北京的太阳太大
虽说路上有树荫
但又不想晒黑多个装备更保险
老北京人
有时叫北京为四九城
九呢
是指城内的正阳门
宣武门等九个门寺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呢
是指皇城的四个门
***
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另外的一种说法呢
是指北京城的四道城墙
城中心是皇宫外面围着***在外面还着更大的城墙叫皇城
皇城外边是内城
内层外边还有外层
今天啊
咱们逛的是南北池子大街就属于皇城的范畴
在明清时期啊
这里是皇城的境地里边设有存放皇家吃住玩儿等相关设施和用品的地方
普通老百姓是不能进入的民国初年
为了疏通***周围的交通在黄城墙上开了这座三孔券门
联通南池子大街和东长安街
普通老百姓也开始陆续迁入南池居主看过电影邪不压正的话
你大概会对这里有点印象
李天然从美国回到北平
在前门火车站下车亨德勒接上他开着小汽车在白雪皑皑的北平街道穿行其中一个镜头就是穿过南池子的中间的门
这是老北京人记忆里的北京城
走吧
一进来就看到两边的菖蒲
这里是金水河的东段
因为河里有一种叫昌普的水草沿河建了菖蒲河公园看右边这道长长的红墙斑驳的朱漆大门上贴着游客止步
这里叫黄石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家档案库存放着皇家的实录玉牒等
它建于明代现在已经400多岁了
永乐大典的副本也曾存放在这里
看左边
路左侧不是卫生间
我是想让你看卫生间旁边的小巷子巷子尽头是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东门
也就是太妙
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地方
皇帝从登基开始
每逢大婚生子出征凯旋等大师都要亲自来到太庙祭祀列祖列宗
再往前走
A 看右边里边这条小胡同叫灯笼裤
刚刚咱们在便利店前面遇到的一条缎库胡同
从名字都差不多能猜到以前是帮皇家存放东西
对了
胡适先生就曾在缎库胡同八号居住过
前面呢
就到了普渡寺前巷普渡寺安静地立在巷子里
他跟***一样大
在明代是太子居住的地方
明英宗朱祁镇曾被软禁在此
清初
这里是摄政王多尔衮的府邸
民国时和解放后是小学校园寺庙损毁严重
如今只有山门和一座正殿
瓷器店建在高高的汉白玉台基上窗棂低矮这样典型的满族风格古建筑
据说啊
在北京仅此一处
隔壁的高楼很明显吧
虽然只有四层
但在这条街上真的可以算是高楼了
外观看上去很西式
这是货真价实的民国时期建筑
据说是德国建筑师罗斯凯格尔设计建造的
于1916年建成
外墙上也刻着1916
往前走一点东西向的这条马路是东华门大街看左手边沿路看到尽头就是故宫的东华门过了东华门就是北池子大街往前走
大益茶前面是北池子头条进去拐到箭杆胡同是***先生的旧居
1917 年初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聘***先生为北大文科学长
成都邱先生从上海来到北京
就住在这里新青年的编辑部也一并迁到了这里
手机还有电吗
看你一直在拍照
每次来南北十字大街
我也忍不住总是在拍照
斑驳的朱漆大门经历过百年的风雨
即使褪色也不改皇家的气派十足
青砖红窗门口的几级台阶
好像都藏着说不完的故事
常常有老人坐在胡同口儿夏天乘凉
冬天晒太阳被路过的我们拍下来
他们也只是默默的看着
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大概是习惯成为别人镜头里的风景
以前在网上看过一句话
大概意思是说小时候不理解晒太阳的老人
怎么能一坐就一下午
后来长大了才知道
目之所及皆是回忆
不知道今天入我们镜头的这位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日子一天天过去
也许终有一天坐在胡同口的老人也跟青砖一样沉淀成胡同里的岁月和后来的人们路过这里时
想了解的故事
回头
刚才一直在说
街上的各种建筑是不是没有注意到路边的大树
一下子回望过去
长长的街道两侧的槐树奋力的向上生长
绿色在空中交汇合成一片浅浅的绿荫笼罩着这条街和街上的我们
路旁院墙里的树枝也在努力地向外长着迫不及待的跟路边的树枝见面一起向路过的人分享一个即将到来的夏天
北池子大街走到头就到了景山前街了
不着急过前面的马路
我们先到路左边去筒子河那边就是故宫了
一过马路
首先看到的立在筒子河拐角处内侧的这座小楼是不是很眼熟
这就是***角楼
每一个角上有一座九梁18 柱72 条脊的角楼玲珑奇巧
北边的两座因为在路边比较好找
拍摄地点
所以很受摄影爱好者的喜欢
几乎每一套跟***相关的照片集或者明信片都会有脚了
据说咱们面前的这座东北角楼最佳拍摄的时间是傍晚的时候
远处的晚霞角楼的倒影组合在一起
美得让人失去言语
一直往前走
走过神武门
另一边的西北角楼
黎明下午都是和夕阳金色的光芒照在角楼尚红艳似火
现在离傍晚还有一点儿时间
你要是等不及啊
先从网上搜几张照片过过瘾吧
继续走吧
过了地下通道就到了景山公园了
进了公园又转
我们先去看几棵树
景山公园里最不缺的大概就是植物吧
一年到头都是绿油油的
如今渐渐要入夏更是绿得浓墨一般
绕着景山路过明思宗殉国处继续往前走
您有没有发现一路走过来
路边的树上
红色和绿色的牌子
这里有好多古树大多是清朝似的
桧柏最多
其次是白皮松
我留意了一下红色牌子是一级古树一般都是310
绿色牌子是二级古树110 年
你看在这座公园里110 岁是非常年轻的年纪
前面有一片牡丹园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期间来最是时候那时的牡丹啊
正开得好
景山公园可是北京最大的牡丹观赏园呢
有500多个品种
看里边粉色的牌子上标着他们的品种名字呢
圣丹炉迎日红赛雪塔彩绘珊瑚和乌龙捧盛太多了一会儿慢慢看
关帝庙前牡丹田旁边看到这两棵并肩而立的高大桧柏了吗
虽然他挂着也是红色牌子
仔细看下去
它的年代
吃惊了吧
居然是宋朝的大概有810 岁了哇
这漫长的岁月里
他们一起站在这里
康熙皇帝封他们为二将军柏突然想起来在北海公园南门儿的团城那里也有两位数将军是康熙皇帝的孙子乾隆帝封
一棵白皮松
相传是种植于金代
因为高大挺拔
威风凛凛
好像一位身披白色铠甲的勇士
被称为白袍将军白袍将军对面是一棵油松
据说啊也是金代种下的距今也800多年了
他呀
可是凭本事受风的
据说有一年盛夏乾隆皇帝来由团成工人摆案于树下清风徐来
顿时觉得暑热全消
非常高兴
就把他封为遮荫侯
要是哪天你来北海公园
记得面向南门左手边有个很容易被遗忘的景点
那就是传承
到时也在着阴Hou 下一边乘凉
一边欣赏一下高大的白袍将军吧
说远了
回看景山公园面向关帝庙左转右转往前直走
看到几位老人在一棵很粗的树前踢毽子了吗
旁边还有两个男孩儿在打羽毛球走去
看一下哪棵树
这棵树啊叫怀中怀是不是一下就懂了
为什么这么讲
据说他至少有将近1000岁远远的看上去树顶还有一片绿色
叶茂音容走近了才发现主干已经朽空了苍老的树皮支撑着树冠维持我们眼前的生机勃勃
再看仔细一点
手空的主干里
不知道什么时候又长出了一颗小槐树像是童话中住在树屋里的小精灵
它们一起成为北京城中独一无二的怀中怀
走吧
原路返回
咱们上山去景山公园的必备节目
当然是登上万春亭俯瞰北京城了
这里曾经是北京城的最高点
绕着万春亭转一圈往东看能看到我们来时路过的东北角楼和远处的高楼最高的仍是国贸CBD 的几座
往南看
可以看到整座***层层叠叠的黄瓦飞檐夕阳照在屋檐上更显得金碧辉煌
几百年来多少君王臣子的野心中心多少工人的笑声
眼泪叹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权谋算计顾盼生辉
郁郁寡欢都沉默在这***里与红砖金瓦一起化为我们眼中的一抹风景
注意脚下铜圆盘上有北京城的简绘图下面标注着这里就是北京城的中心点
绕过来往西可以看到北海公园的白塔
我们小的时候都会唱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水面倒影着的就是它了
海绵糖
再转过来往北看
能顺着鼓楼大街看到远处的鼓楼
落日的余晖笼在鼓楼上像是一层薄薄的纱
让它看起来雾蒙蒙的
有情侣把他们当做北京在自拍再看一眼
脚下又是同圆盘上面刻画着景山上五座亭子
这里就是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
我们顺着万春亭西侧的路下山吧
山下左转找到南门
咱们还从来时的大门出去
我们出南门先从地下通道回到故宫这边面向故宫向左转
我们慢慢走回东北角楼去看一场日落
果然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等没想到大多数是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吧
也不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和中年人
他们已经找到理想角度支好了三脚架
期待拍一张满意的照片
不管什么年纪
有爱好的人似乎总是更快
小心别碰到坐在边上的几位小少年
他们在对着角楼写生
我们就坐在他们旁边等啦
等什么厅那边有个稚嫩的童声在问妈妈他们在等什么呀
有个温柔的声音回答他需不要喊他们在灯光
下周三晚六点来QQ音乐
我们继续感受这座城市
Musicses在線音樂流媒體平臺

登录您的音乐世界

随时随地,畅听无限好歌

或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户? 立即注册

Musicses在线音乐流媒体平台

创建您的音乐账户

加入我们,开启你的专属音乐之旅

或使用社交账号注册

已经有账户了? 前往登录

Musics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