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期|【那年】马伊琍:那年我渴望单纯的爱

01期|【那年】马伊琍:那年我渴望单纯的爱

新世相 / 马伊琍

歌曲:01期|【那年】马伊琍:那年我渴望单纯的爱

专辑:读那本书那年|诗歌散文

歌手: 新世相 / 马伊琍

歌詞

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读这本书那年
我13岁
那是1990年的冬天
上海还没有商品房一次
想要换居住环境
是靠在大街上或电线杆上贴张纸
写上自己的要求
互相换房子住的
我家住在虹口区的石库门里
爸妈是普通工人
都忙着上班
家里也没有什么藏熟
在小学六年级的暑假
我去街道办的图书馆里
翻遍了那里所有的童话书和神话书
然后我觉得
长大了
要看严肃一点的东西了
恰好
那是在金庸、古龙、琼瑶、亦舒流行之前
班上的同学看外国名著
倒不是被老师逼的
风气如此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了一套世界文学名著普及本
15 本最流行的当然是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和巴黎圣母院
可这些书名让那个年纪的我困惑
道士这本家里妹妹封面上的女孩儿笑容灿烂
简杰说
这里面讲了女孩儿的一段人生故事
初一的小朋友应该能看得懂吧
花了五块两毛钱买了这本书
我那时一个月的零花钱也就五块钱
后来才知道
全班同学里就我买了这本
之后
我每天钻进被窝里看书
上海的冬天又潮又冷
翻开书
我就把这些都亡了
故事好像发生在20 世纪初
女主角嘉莉是个漂亮姑娘
但是出身贫穷
来到大城市
先做女工
后来先后又做了两个富有的男人的情人
他的人生彻底改变
我那时候刚青春期
快乐单纯
喜欢跳舞
是文艺积极分子
和很多女孩子一样
我的理想是长大当老师
跟聊得来的男生也只会谈谈作业
我不懂批判
家里他第二个爱人是已婚的
相反
我只记得他们的感情真挚动人
作者并没有以个人眼光去褒贬其中任何一个角色
所以我可以客观的纯粹的去看这个故事
在我的眼中
故事是这样的
男主人公比家里的经济地位、出身都高很多
但是他真的爱贾丽
拼命帮他
最后
家里成了大明星
他却落魄了
还没来得及告别
他就拖着病体离开了家里
这样的悲剧
却让一个小女孩儿觉得温暖
我想我看到的都是美好
是可以跨越身份
可以跨越经济基础
可以抛开一切的单纯的爱
那个年纪的我
渴望单纯的爱
这些感触
我还从来没有跟父母或者朋友讨论过
我用白色的挂历纸把书皮包好
那时候书的封面都很薄
容易磨破
所以要包起来
在我的脑海里
书的结尾是这样的
佳丽穿着黑衣去参加爱人的葬礼
但是他不能出现在葬礼里面
只能远远的看着
留下一行眼泪
很伤感
很遗憾
但很唯美
后来
我长大了
再回想起家里妹妹
我发现并不单纯
相反
很现实
也批判
家里依靠着男人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一步一步往上走
可我还是喜欢这本书
虽然长大后
我跟他的生活完全不同
然而
现实生活就是残酷的
家里依靠男人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但最后
他还是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所以在葬礼上
他还是只能远远的看着
默默流泪
生活没有对错
只是角度不同
我能靠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做自己热爱的工作
我想我是比家里幸运太多
但我并不因此高贵
人来到世上走一程
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有意思的事
我也跟家里一样
成了女演员
我17 岁是第一次演电影
也跟佳丽初登舞台一样
演得很灾难
稀里糊涂的飞快的就结束了
时间也飞快的过去
2004年以后
我们家的老房子全拆了
新华书店、图书馆都没有了
连那条马路也没有了
上海在变化
钱的价值再变化
书面也变得豪华而坚硬
不再需要任何挂历纸的保护
我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变了
不过
好像我的感情观
还跟13 岁那年读嘉莉妹妹那会儿差不多
我还是喜欢可以抛开金钱地位的纯粹的感情
我还是会想起那个男人帮助家里的细节
很温暖
仿佛更像是弥补一种父爱
不过现在我知道
那个葬礼混合了我的想象
真正的结局是
那个男人死了
家里
却毫不知情
不过没关系
就让我心目中的结尾保持那样好了
童年的记忆就应该是美好的
充满幻想
一或27年了
内本1990年版的嘉莉妹妹我还一直留在家里
现在还放在家里的书架上
上海的雾霾补助
也很少有什么机会
有时候走过
再看一眼
我是马伊利
最近我正在休息
也在为我的新戏我的前半生做播出的宣传
这是另外一个
关于女性的故事
罗子君的人生
希望也会带给你们一点感悟
我现在在上海
谢谢今天的你
和我一起在新世相读那年的内本书
Musicses在線音樂流媒體平臺

登录您的音乐世界

随时随地,畅听无限好歌

或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还没有账户? 立即注册

Musicses在线音乐流媒体平台

创建您的音乐账户

加入我们,开启你的专属音乐之旅

或使用社交账号注册

已经有账户了? 前往登录

Musicses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