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幕由天琴实验室独家AI技术生成
他们从救亡图存的旧中国走来
他们从烽火连篇的硝烟中走来
他们讲述着开天辟地的历史必然
它们见证着建党百年
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致敬
了不起的他们
致敬了不起的他们
我是致敬
任新华FM 主播为零
欢迎和我一起打开本期红色文物一段铁锁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
保存着一段铁所
铭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35 年5月
一道天然屏障
大渡河横亘在长征中的
大渡河水流湍急
两岸是崇山峻岭
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国民党派重兵守卫着铁所桥
这座铁索桥就是泸定桥
由13 根铁锁横拉两岸
在今天看来
泸定桥只有短短100米
在万里征途中
似乎可以忽略
但是在那一刻
中国革命的成败系于这100米
红尘长征队伍中
有一位少年名叫云贵川
家中穷苦没有名字
战友们就给他起了这样一个特别的名称
1935年5月29号
血色满天
当云贵川等22 名勇士踏上泸定桥桥头时
在他们面前的是横跨在大渡河上闪着寒光的13 根铁锁
还有把手在桥内头的敌人军队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讲解员杨菲菲这样说
突击队员分别是由团员、党员、积极分子组成的红军的一条结合
一方面民族前进
枪林弹雨打得铁锁叮当作响
云贵川和战友们腰缠手榴弹、背着大刀、手提短枪貌似匍匐爬行
抵近敌暗
敌人又在桥上燃起熊熊大火
铁锁变得滚烫
手掌、胳膊被烫得滋滋作响
勇士们咬牙冲锋
夺下桥头
并与后续过河的战友们奋勇杀敌
最终占领订场
开国上将杨成武回忆说
打过这么多仗
最惨烈
最悲壮的一幕还是飞夺泸定桥
22 位勇士杀开血路
他们身后千军万马扫货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家属担任主攻任务的这儿22 位勇士
有四人是单场壮烈牺牲了
后面有十个人
至今都没有人
身份无从考证的人中
就包括云贵川
根据战友们的描述
只知道他是一名苗族小战士
十六七岁
中等身材
眉棱颧骨很高
脸带褐黑色
眼大而有神
因从小跟着父亲在深山密林采药、打柴、攀崖涉水
很内行
后来
云贵川在攻克腊子口的战斗中也立下了战功
他的家乡在哪个村庄
他最后的热血洒在祖国何处
他的亲人对他有着怎样的等待和牵挂
这些都已湮没在历史烟云中
但可以确定的是
内一段段斑驳玄黑的铁锁一定见证过勇士的青春和勇毅
今天云贵川地区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定如战士当年所愿
有人说
长征是一群年轻人来完成的
长征路上
红军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无数人像云贵川一样没有留下任何照片
也来不及留下只字片语
都是无名英雄
在中国革命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
云贵川是一个人
更代表一群人
他们有名或无名都会被我们铭记
他们的英雄壮举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这就是本期红色文物的故事
我是致敬任美玲
这里是由新华FM 和QQ音乐联合推出的
了不起的
他们和我一起转发节目
像了不起的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