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你是否常常会梦到儿时的场景?
或是街口与弄巷,或是阡陌与田间,还有奔波与草长莺飞中的伙伴。在氤氲模糊的回忆里,每个人留下了自己最单纯的模样,以及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光。
但不知从哪一天起,童年就结束了。
还围绕在身边的玩伴,说不见就不见了;那些心爱的玩具,突然就全都塞进抽屉了;至于我们自己,迫不及待地等到18岁,便头也不回地离开家门,去新天地闯荡。
“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抱着与这句话同样念想的Winky诗,写下了这首《童梦》。
以钢琴掀开乐曲的篇章,把晚风、虫鸣、风铃、街巷儿童的玩耍声入歌,小诗在《童梦》里塑造了温馨的光景。随即是脚步匆匆,孩童年岁渐长后,终于与家乡挥手告别,一方面是父母的不舍,另一方面则是愿孩儿飞得更高更远,如此的双味情绪被拧成了扶摇而上的副歌,小诗用精致而深情的演唱展现了这么一个纯真的世界。
继承新专辑卷首语《万梦集》的世界观,小诗在《童梦》里再次潜入某个平凡人家的梦里,他以第三人称视角,俯瞰着个体的悲喜。整首歌并没有用任何生僻字,也并未去强行追求格律平仄的对仗,依然是一首妥帖的散文诗,把对童真的眷恋徐徐展开。歌曲是父母对远行子女的思念,也是对自我童年即景的絮语,虽并未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进行演奏,但在“家”这一主题的深挖上,在人生若梦的书写上,《童梦》依旧很“中国”,代表了Winky诗对于新国风定义的坚实探索。与此同时,《童梦》在歌曲旋律的传唱性上不亚于任何一首优质流行歌,这也体现了Winky诗在创作上的才能,他想要通过与主流接轨的音乐性为国风音乐打开新世界的决心。
《童梦》的最后,“不怕狂风吹,不怕暴雨打,我的小宝贝,在风雨中长大”,它来自上世纪金嗓子周璇《风雨中的摇篮曲》,并由小诗的母亲特别献唱。在小诗幼年时,他的妈妈是否唱着这首歌哄他入眠呢?母亲是否有想过,儿子在长大后会把歌唱到那么多人的心里呢?一面感受着母子间的脉脉温情,一面在经典旋律的世纪回响里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如果人生真的是一场梦的话,我愿一直活在这样的梦里。
那么,下一场梦,又会是如何?
歌曲联合发行:QQ音乐国风集